第(2/3)页 这个想法固然得到了不少已经站好队了的人的认同。 可总是有些耿直之人,一直高声疾呼着如此封王的风险。 若是当真开了这么个头,不出百年,恐怕边军就成了王爷的私军。到时朝廷想再取回军权,那便是千难万难了。 哪怕不从皇权的角度考虑,他们也不愿发生如此状况。 军阀混战之下,百姓又哪里有好日子过呢? 眼前的这位成季宣成知府,便是坚定地站在郡县制的立场上。 苏永年亦如是。 而同知寇修,显然是持反对的意见。 这还是三人的首次交锋,让他们都分外固执,不愿退让。 “寇大人此言差矣。”苏永年与寇修算是平级,此时他也不愿称呼寇修的表字,毫不客气地跟他争论起来。 寇修脸色冷了冷,对着苏永年拱手:“苏大人有何指教?” “指教不敢当。”苏永年嘴上说着不敢,说起自己的想法来却是毫不客气。 “所谓周、汉封建而延,秦郡邑而促,我只能说,你想得太简单了。” “西周封建亲戚,目的是联系宗室力量,以为藩篱,护佑周天子。” “周天子的实力强,封建便能延续。” “而汉的封建,又与周不同。汉乃是承秦制而治,封诸侯国乃是为了补偿。” “分封的目的与手段尽皆不同,又怎可一概而论?” 苏永年上来就把寇修的话题直接化解,让他的命题便不正确。 寇修也就着这个话头,毫不客气地反驳起来。 二人唇枪舌剑,战了至少一刻钟。 成知府静静听着,嘴角偶尔露出一丝微笑,又或者眉头稍微皱上一皱。 可争论到后来,看这二人谁也说服不了谁,成知府这才豁然起身,清咳一声:“二位,不如听我一言?” “大人请讲。”苏永年和寇修互相瞪了一眼,这才对着知府微微躬身,让知府大人发话。 “这封建与郡县,朝中大人们也在争论不休。咱们这点微末道行,实在是徒增笑耳。”知府嘴角勾起,摇了摇头,眼底却无半分笑意。 “不过既然此次是为乡试取才,倒也未必一定要争出个高下。”成知府眼睛眯了眯,露出了真实的意图,“不如就取那些能够自圆其说,讲得有理有据的,如何?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