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“武举都准备妥当了?”今日并非朝会之日,御书房里始终烟雾缭绕。 冷怀逸谦恭对答:“禀陛下,已经准备好了。” “时间不如就定在三个月之后吧。”皇帝就是想急,也知道着急无用。 武举不像文试这样定期举行。 要想从民间选才,就必须要先把通知下发到各地,由各地甄选出那些身家清白的子弟,开出验身后这些人再汇聚到京城才行。 三个月的时间,已经是紧张得很。 冷怀逸前阵子忙的,其实是拟定武举的章程。 林国其实从立国以来,并未真正办过大规模的武举。先帝好猛士,倒是打着武举的名头,封赏了不少人。 像是举个重逾百斤的石锁就能得封校尉,那段时间可以称得上是武人的好时候。 可等需要他们上战场的时候,就显出他们的不可靠了。 逞匹夫之勇导致的大败比比皆是,这才让外族的心思渐渐活泛起来。 而最关键的是,边境的那些边军,也有尾大不掉之势。 镇西军敢派人运送兵甲进京,这就是个最好的例子。 这些边军更不在乎先帝提拔的力士们,反倒暗中希望他们输得越惨越好。 只有这样,才更能显示出边军的重要来,屁股下的位置才能越坐越牢。 皇帝似乎也想到了这些破事,不觉皱了皱眉,颇有些厌烦:“只有开了武举,朕的这步棋才算落到了实处。” 冷怀逸和丁无忌全都低着头,什么都没听到似的。 看着波澜不惊的冷怀逸,皇帝突然挑眉笑了起来:“冷卿,据说你家二弟是个将才?” “当不起陛下的夸赞,不过是读了些兵书,身体也还算强壮而已。”冷怀逸连忙对答。 皇帝笑道:“不如这次武举,让他也考上一考。单冲着冷卿你的面子,即使落榜了,朕也赐他个校尉就是。” 这便是明摆着的拉拢人心了。 冷怀逸当即跪倒在地:“臣替臣弟,谢陛下恩典!” 只是不等他起身,皇帝的语气忽然变得深沉:“不过冷卿啊,有桩私事,朕倒是想要问上一问。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