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梁山深处,一处被茂密山林环抱、戒备森严的谷地,今日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盛况。此地原是凌振火器营高度保密的试验场地,如今经过一番扩建与改造,挂上了崭新的牌匾——“梁山技术研究院”。高墙环绕,岗哨林立,进出皆需特制令牌,其守卫之严密,甚至超过了聚义厅。 研究院的正堂内,气氛庄重而热烈。王伦亲自主持成立大会,林冲、吴用、曹正、凌振、汤隆、孟康、李诫、陶宗旺、毕昇等核心头领悉数在场。而最引人注目的,则是分坐两侧的那十八位神情激动、衣着各异,却无一例外双手布满老茧或带着匠人特有痕迹的男女——他们便是经过层层推荐与严格评议,最终入选研究院的第一批院士! 这十八人,囊括了锻造、筑造、造船、火器、印刷、纺织、酿酒、农具改良等各行各业的顶尖翘楚。他们中有能打造百炼精钢的老铁匠,有能设计复杂水利的建筑师,有能驾驭海船搏击风浪的老舵工,有能调配火药、改进配方的老师傅,有能雕琢精密字模的刻版师……在过去,他们或许只是依附于权贵或军队的“匠户”、“工奴”,地位卑微,但在今日的梁山,他们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尊重。 王伦站在众人面前,目光扫过这十八张因激动而泛红的脸庞,声音清晰而有力:“诸位!今日,梁山技术研究院正式成立!此非寻常工坊,乃是我梁山智慧之源泉,技艺之巅峰,未来之希望所在!尔等十八人,乃我梁山百里挑一、千里选一的国之大匠,今日,我王伦便授予诸位‘梁山技术研究院院士’之称号!” 他亲手将一枚枚精心打造的青铜徽章——上面镌刻着代表工匠精神的锤凿与象征智慧的齿轮环绕梁山字样——逐一佩戴在每一位院士的胸前。徽章虽小,却重若千钧。 “自即日起,诸位院士之待遇,与我梁山各营指挥使等同!”王伦宣布,“月俸、粮饷、宅邸,一应俱全!更重要的是,凡有重大技术突破,改良工艺,创制新物,经评议确认,山寨另有重奖!钱财、土地、名誉,绝不吝啬!我要让天下人知道,在梁山,有一技之长者,必受尊崇!能造福众人者,必得厚报!” 此言一出,不仅那十八位院士热泪盈眶,激动得难以自已,就连在场的许多原本地位不高的工匠代表,也感到一股热血直冲头顶!指挥使的待遇!那是何等荣耀?他们这些往日被视为“贱业”的匠人,竟能与冲锋陷阵的将领平起平坐?一种前所未有的自豪感与归属感油然而生。 王伦趁热打铁,高声宣布:“为激励技艺,精益求精,我宣布,山寨将于下月,举办梁山首届各行业工匠技能大比武!凡我治下工匠,无论出身,皆可报名参与!锻造、木工、筑路、造船、纺织、酿酒……各设专场!凡于比武中脱颖而出之顶尖人才,除重金奖赏外,亦可获得进入研究院深造之机会,或直接授予相应职司!” “寨主英明!” “谢寨主!” 台下顿时爆发出震天价的欢呼声,尤其是那些工匠们,个个摩拳擦掌,眼中燃烧着渴望与斗志。王伦这一系列举措,如同在干柴上投入烈火,瞬间点燃了梁山上下所有工匠钻研技术、提升技艺的无限热情。 研究院的成立与激励政策的颁布,其效果立竿见影,并且迅速辐射到各个生产领域,尤其是在关乎梁山命脉的军械生产方面。 在凌振院士的主持和汤隆院士带领的锻造组支持下,火器营对现有火炮进行了新一轮的改进。通过优化炮管铸造工艺(采用更坚韧的合金配方和冷锻技术)、改良火药颗粒化程度和配方,新型火炮的射程、精度和威力都有了显著提升,虽然仍处于绝对保密状态,但试验数据让林冲等将领都为之动容。 弓弩作坊在几位老匠师院士的指导下,对弩臂材料(尝试复合弓胎)、弓弦材质(处理更好的牛筋和丝线)以及箭镞形制进行了系统性优化。制造出的新式神臂弩和强弓,无论是射程还是穿透力,都远超以往,为梁山远程打击力量再添利器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