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78章:朱允炆就藩海外-《大明皇长孙!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类似于这种文化,其实是非常乖巧听话的,何必又去费劲心思。
    如今的占城,已经是有了大明的驻兵,并非他们的需要,全部都是由占城这边来负责提供。
    哪怕是陈慕月回京师,有一半的水师已然返程,剩下的一万多水师,也不是说占城可以随便得罪的。
    陈慕月的安南之行,可以说是十分的顺利,几乎没有生起半点波澜。
    尤其是到了安南之后,在玄甲卫的护卫下,对于整个安南的政治情况,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。
    本身现在的安南情况就非常的复杂,看似兴盛的安南,实则是四面漏风。
    如同是唐朝藩镇割据般,各地都有自己的统帅,对于安南王室不怎么搭理。
    再加上胡季牦在其中搅合,情况就更加的复杂了。
    只是如今陈慕月的到来,就如同是一剂强心针打在了安南王室的心头上。
    到来之后,仅仅是七天的时间里,安南王室就得到了王都周边数个势力的效忠。
    局势在变化,有了大明作为依仗的安南王室更为强势起来,别人也都不是傻子,安秀公主都回来了,哪里还不懂得大明的态度。
    尤其是玄甲卫的出现,让所有的见识到的安南人,算是真正的了解到什么叫做精兵强将。
    这威风的派头,比之安南的军队来说,完全是一个天上,一个地下。
    随着陈慕月回归京师,接下来就是朱允炆要去占城就藩的时间了。
    明白事理的吕氏,在这个时候已经开始让仆从收拾东西。
    这一去,便可能是再也回不来了。
    “炆儿,你有后悔过吗。”吕氏看了看宫殿四周,最后叹息着说道。
    朱允炆愣了一下,这才说道:“孩儿不明白娘亲是什么意思。”
    吕氏顿时尬住,微微一顿之后,继续道;“其实你大兄的身份,有很多可以攻击的地方。”
    “甚至是娘亲,在这里面也做了许多的准备。”
    “假若当初,娘亲站出来,为你争取那一丝机会,也不见得说完全没有可能。”
    “陛下他对于你大兄的喜爱,自然是极其宠溺的,但有些事情,一旦真正的摆在台面上,也不见得咱娘俩会输。”
    吕氏的心情里,带着几分复杂。
    她虽然一直在退让,可并非是没有进攻的机会,一个死去多年的长孙突然冒出来,里头本来就有着很多可以去论述的疑点。
    吕氏作为太子妃,在太子已经薨逝的情况下,说话也是有着一定的分量。
    之所以会默不作声,说到底并非是吕氏怕了,而是担心自己的儿子,最终没能争得过。
    在这等事情上,一旦争不过,后边的日子可想而知。
    所以吕氏最终选择了沉默,避让。
    也是因为当初的选择,才算是有了今天的生机。
    朱允炆还是比较单纯的,其实在他的世界里,很多事情并不会往复杂了去想。
    “娘亲,或许你会说孩儿过于懦弱,可是孩儿还是想说。”
    “你看今日的大明,已然不是曾经的大明,大兄或许不会吟诗作对,不懂四书五经,可是在治理国家上,远远的超过孩儿。”
    “孩儿心中仔细的想过,如果是孩儿来当这个太孙,大明会有现在的盛况吗。”
    “大致是不会的,甚至可能更加的糟糕。”
    “曾经皇爷爷问过我,如果藩王们有所异动,我该如何。”
    “孩儿的回答是,先礼后兵。”
    “可看大兄,对于各路藩王于京师之威胁,已然是在诸多谋划之中,逐渐的消失,了无痕迹。”
    “无论是皇叔们,还是弟弟们,谁又能对大兄的安排,有任何反抗的余地呢。”
    “这是只有大兄才能办到的事情。”
    “所以孩儿不后悔,也很庆幸大兄的回归,当初孙儿被定为太孙时,其实孩儿的心里头是惶恐的。”
    “总是感觉德不配位,果然还是大兄才是最为适合的人。”
    朱允炆的语气中带着几分轻松,看向这个自己从小长大的地方,也是有几分留念。
    他从来没有出过远门,这一次的离开,几乎是意味着回来很难了。
    而再回来,也不会像是如同现在一般。
    吕氏在听完朱允炆这番内心独白后,微微停滞了一下,最后还是轻轻点头。
    能有现在的结果,算是非常的幸运了。
    这也是太孙的大度,从来没有想着要有什么打压。
    其实哪怕是不给海外藩地,也不会有人去说什么。
    第(2/3)页